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综合素养,构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五小”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参与、合作、创新、成长。 二、活动内容 小课题、小观察、小智能、小制作、小影视。 三、活动对象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学生。 四、活动安排 (一)各校开展活动阶段(2024年6月) 以学校为单位,结合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按照《“五小”活动项目说明》(附件1),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局面。 南京市各区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市直属学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五小活动平台(http://wxbs.nje.cn),向所属区教育局报名(具体报名方式见各区活动通知)。社会教育机构推荐作品参与本次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作为社会机构的指导教师。跨校组合团队作品可参赛。相关人员登录南京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网站(http://www.njfezx. com /),在“公益活动”栏打开《关于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五小”活动的通知》,点击“社会教育机构报名”进行报名。已在各区报名的学生和作品,不得通过“社会教育机构报名”进行重复报名。本次活动不接受一人多件作品的上报,每位学生仅可以报名一次,平台在报名时将对此进行甄别。 (二)各区集中展评及报名阶段(2024年6月至9月) 各区教育局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好区级展评活动,各区在所属学校举办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区级展评活动(分配名额见附件2)。社会教育机构所推荐作品委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专家初评,根据数量要求择优推荐作品参加市级展评。 2024年10月10日前,各区教育局、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组织活动获奖结果的纸质文件以及《2024年“五小”活动优秀作品推荐登记汇总表》(附件3)纸质稿,加盖单位公章,以PDF格式报组委会邮箱njwsf@qq.com。 (三)市级展评阶段(2024年10月至11月) 市组委会组织评委对上报的作品进行在线评审,遴选优秀作品参与市级优秀作品现场展评,确定市级奖项。市级优秀作品展评安排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 (一)市级展评根据学生作品实际水平,评出特等奖作品不超过20件,其余作品按照20%、50%、30%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根据各区组织工作情况、选送作品的整体质量及获奖情况等,评选出区级优秀组织奖若干。 (三)根据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及教师选送作品的整体水平及获奖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六、活动要求 (一)各区教育局要积极宣传发动,做好活动组织工作,明确分工部门、落实责任人。各学校要精心策划活动,营造活动氛围,创新活动形式,细化活动内容,展评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小主人意识。 (二)“ 五小”活动要与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活动、劳动教育等实践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学(理化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科技、劳动等学科教师及教研员的参与热情,把“五小”活动融合、创新、竞争的理念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学生的作品应具有独立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五小”活动组织方不对作品可能的侵权行为负责。已经参加过往届“五小”活动并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的作品不再参加本年度活动。 (四)学生作品应来自学生的创意和灵感,家长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完成作品创意和制作。如发现作品设计、创意和制作直接由家长或教师完成,将取消参赛资格或撤销名次,其学生及该作品不得参加后续组织的市级科技创新活动展评。 (五 )2024年起,将根据上一年参加市级展评情况动态调整各区分配名额。展评情况包括报名信息数据准确率、作品查重率、一等奖及以上获奖率以及学校优秀组织奖获奖率等。
市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386号,邮编:210001,联系人:王少峰,电 话:69811031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社会教育机构的报名组织工作,联系人:陈辰,电话:89602573。
附件1:“ 五小”活动项目说明.docx
附件2:2024年“五小”活动优秀作品推荐数分配表.docx
附件3:2024年“五小”活动优秀作品推荐登记汇总表.docx
欢迎下载“社会教育机构报名申报表”,申报表请拍照后以PDF格式发送至邮箱:njfezx@126.com,邮件主题为:“五小报名申报表+**机构名称”。申报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联系您,并告知分配的报名系统账号、密码。申报截日期:2024年7月15日。联系电话:025-89602573(陈老师)。
南京市“五小”活动社会教育机构报名申报表.docx
社会教育机构报名
|